孙建设代表两会期间受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2024-03-09    浏览次数:

3月4日至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孙建设教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加讨论、认真建言献策,得到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

1.人民日报客户端:樱桃好吃树难栽,为啥、咋办?听听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说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议国是】责任在肩善作为 坚定信心向未来

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两会进行时丨委员代表: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4.农民日报:孙建设: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5.河北日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6.长城网:履职这一年丨孙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7.长城新媒体 冀云客户端:百姓看联播|孙建设:让红彤彤的苹果变成“富民果”

8.保定日报 微信公众号:全国人大代表孙建设:服务好乡村产业振兴

樱桃好吃树难栽,为啥、咋办?听听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 2月28日

2月27日,河北高碑店智图现代农业园区设施樱桃温室。

“我们常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见大伙儿纷纷摇头,嘴里小声嘟囔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笑了笑,打开了话匣子。

“这‘树难栽’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樱桃树的根系喜欢氧气,我们叫‘耗氧’。所以,只要是阴雨天或者浇水不当,出现积水,浸泡了根系,就容易死掉。第二个是樱桃树喜欢‘光’,树木生长通常是抱头生长,像个圆头,外围能见光,里面见不到,树枝得不到光照,树芽就会死掉。因此,不经过有效管理,往往是外围树枝 的树尖上结樱桃,不能实现丰产。”

“孙教授,那咋办?”大伙儿听得聚精会神,突然有人迫不及待地问到。

孙建设笑了笑,接着讲。

“别急,解决这两个难点,我们已经有了对策。大伙儿看。”说着,孙建设指了指树下。“我们的樱桃树下面是不是有个高埂,这就是解决第一个难点的办法。”孙建设说,把树种在高埂上,再有积水,也浸泡不了根系。“大家再看。”顺着孙建设手指的方向看到,樱桃树的树枝都被一根根细绳拽着。“通过细绳把树枝固定,让树枝伸展生长,这样,每个树枝都能得到光照,里面外面也就都能结果了。这是我们解决第二个难点的对策。”

“这两个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帮助我们解决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问题。”

“哦,原来如此。”孙建设话落,大伙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眼下又是果树剪枝期,孙教授说参会前一定要来园区看看,再给大伙儿讲讲注意事项。”河北高碑店智图现代农业园区运营部经理刘冉说。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议国是】责任在肩善作为 坚定信心向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 3月8日

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为国家发展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大家表示,非凡成就催人奋进,要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孙建设说,政府工作报告说要培养用好乡村人才,特色农业是农民钱袋子的事,同样也需要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加持,改造我们的传统农业,我们需要人才的进入。

两会进行时 | 委员代表: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 3月7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孙建设表示,随着科技和农业结合越来越紧密,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认为,应该多培养高素质农民,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孙建设说:“这样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一个种地、锄地的人,而是需要农业方面的复合人才。科技实际上是科教,既有人才培养的支撑,又要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的落地。”

孙建设: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 3月4日 002版

眼下正值苹果树管理的关键时节,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越发忙碌起来,梳理调研内容、讨论科研课题、进行技术指导,一项项工作填满了他的日程。

“一定要清理掉分布不合理的枝干,调整果树枝量,通风透光才能结出品质上乘的果子。”日前,在河北省高碑店市河北智图现代农业园区的苹果种植基地内,孙建设在现场为果农讲解着如何给苹果树修枝抹叶,还不时地进行修枝整形示范操作。

今年67岁的孙建设,是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太行山道路”的首批实践者之一,1982年从该校毕业后他就投身于太行山开发技术研发。2013年起,他和团队在顺平县创建了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驿站创建仅4年,便建成了850亩核心示范园,影响带动周边果园3500亩。不仅让6500多名农民受益,还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员参观考察,培训技术骨干1000多名,受训从业农民逾万人次,连片发展苹果园两万多亩。2017年,保定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一批“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相互连接协同的高效平台。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孙建设更加关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发挥地方院校服务好地方经济的议案。“河北农业大学是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正在优化专业设置,做好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学农爱农、掌握先进技术和熟练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孙建设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名老河北农大人,一定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好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服务好乡村产业振兴。

结合工作实践和履职体会,孙建设表示,他今年将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提出建议:通过培养高素质农民,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以当地特色农业为基础,开展规模化种植,延伸产业链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打造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河北日报 3月6日 05版

河北日报讯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在我省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他建议,高校院所要组织一批德才兼备的科研团队,锚定目标,协同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共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农民生活富足。

履职这一年丨孙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长城网 2月27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赵晓慧 王守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心中有一张“苹果产业地图”。

山东的苹果色泽好、云南的苹果香味浓、山西的苹果肉质细、新疆的苹果甜度高……全国重点苹果产区的果品特点对他而言不仅是味道,更是一个个可以摆在案头来回翻阅、反复学习的产业发展案例。

履职一年间,他的调研足迹遍布河北各地,更是踏访全国多个苹果产区。每次调研,他都提前准备很多问题,并结合调研不断“做减法”,探究哪些问题是值得花功夫吃透的“真问题”。

作为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首席专家,孙建设自1982年就投身太行山开发研究,创造了被称为苹果种植“4.0版本”的驿站模式,成为声名远扬的“苹果教授”。近年来,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他思考的问题。

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孙建设又一次驱车赶往位于保定市顺平县的第一驿站果园。“现在正值果树剪枝的关键时候,我得嘱咐大伙儿几句,还有我们的苹果酒,也在加紧生产,我得到现场看看才放心。”

刚到果园,就有村民围拢上来。孙建设来不及寒暄,就直切正题。

低温天气剪枝注意事项、开春果树科学管理、春季果园病虫害防治……孙建设讲得仔细,村民们听得认真。

一个小时的“农业课堂”结束后,他又和老乡们聊起家常。“下个月,全国两会就要开了,大家有什么关心的、想说的,都可以告诉我,我把大家的声音带到会上去。”

“要是咱们多几个果园、苹果酒厂就好了,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地外出打工了。”村民侯丽娜脱口而出。

侯丽娜今年50岁,是顺平县大悲乡解放村人。靠着在果园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们比较幸运,能来咱们果园打工,但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农村妇女,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外出,老人孩子都没人照看,看着都心疼。”

侯丽娜的话道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发展乡村产业,让更多老乡实现家门口就业,不仅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更能擦亮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很多乡村企业家视野不够开阔,想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农民增收,但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希望孙教授多给指导、多提意见。”河北省顺平县顺安绿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人员王波说。

“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孙建设说。

2013年,在孙建设的推动下,河北农大与顺平县联合创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在田间地头创制“三农”亟须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系统,培育和壮大支撑区域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成为“第一驿站”追求的目标。

构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孵化新技术、展示新成果;培养一批服务产业的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变“特色农业”为“富民产业”,助力农村和美、农民增收……经过4年的实践与摸索,孙建设和他的团队将当初对驿站的功能设想一一实现。

“这里有了先进的气调果品储藏库,鲜果无损伤分选线,鲜果鲜切片加工车间,还有了发酵果汁和苹果白兰地生产线,我们的苹果种植技术形成了涵盖全产业链条的技术体系。”孙建设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他高兴地看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在成为和乐宜居的和美家园。

“履职一年来,我经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机关单位,听民意、看企业、访部门,从海量调研信息中找准体制障碍、机制瓶颈、关键难点,将理论思考与现实问题紧密衔接,推动问题能真正解决。”孙建设说。

心里不止装着大悲乡、顺平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孙建设想发展更多乡村产业,让更多农民过上好日子。今年,他关注的重点还是乡村振兴,建议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建议以当地特色农业为基础,开展规模化种植,延伸产业链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建议打造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希望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采访最后,他这样跟记者说。

百姓看联播|孙建设:让红彤彤的苹果变成“富民果”

冀云客户端 3月3日

家人们,考你们几个问题。哪儿的苹果品种好?哪儿的苹果色泽艳?哪儿的苹果甜度高?哪儿的苹果香味儿浓?哪儿的苹果肉质细?哪儿的苹果口感脆……

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来说,这就是嘴边儿的事儿,想都不用想。为啥?因为孙建设心里有张“苹果产业地图”,而且啊,不止果品特点,整个苹果产业的发展情况他都门儿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别人研究明白了,对咱自己以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事情得从1987年说起。这一年,顺平县的苏家疃村种了400亩苹果树,但不知道怎么管理,精通农业科技的孙建设就自荐成了他们的“科技村长”,手把手教村民果树管理。从此与苹果结缘。

此后的3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走访13个国家和地区,走遍全国9省市苹果主产区,提出了适合中国自然环境、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栽培新模式,并在顺平县建成了850亩核心示范园,影响带动周边果园3500亩,让6500多农民受益。

孙建设并不满足。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延长苹果产业链上。在基地建起了先进的果品储藏室、鲜果自动分选线,增设了鲜果切片加工车间,有了发酵果汁和苹果白兰地生产线。

今年的全国两会,孙建设最关注的还是乡村振兴,特别是搞好农村特色种植,实现产业振兴。

孙建设:在产业振兴这个方面,我们有好多工作要做,因为在三农的问题中,产业振兴始终是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旺了,我们的和美乡村才能充满生机,我们的乡村治理才能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全国人大代表孙建设:服务好乡村产业振兴

保定日报微信公众号 2月28日

“这个荣誉是对我的认可和肯定,新的一年里,我将用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2月18日,保定市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表彰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手捧“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突出贡献奖”的奖杯和证书满怀感慨地说。“我来自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所思所想太熟悉了。”这是孙建设常说的一句话。这位儒雅、和气又爱笑的大学教授的言谈间,常常透出一股农民的坚韧和执拗。“现在还有啥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难处?”这是孙建设深入基层时常问百姓们的一句话。“要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孙建设是河北农业大学实施“太行山道路”开展科技兴农的领军人物之一。1982年毕业伊始,他就奔走在科技兴农第一线,成为中国首位学历最高的“博士村长”。与苹果结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成为百姓心里的“苹果教授”。在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实践探索中,迎来2012年12月29号,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行山革命老区阜平县,向全国人民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三个月后,孙建设带领他的团队,创新性提出创建驿站的构思,旨在驿站重构产业技术,支撑产业兴旺,助力产业脱贫。驿站成为了“太行山道路”的加油站,构筑了一道脱贫攻坚的靓丽风景线。驿站创建仅4年,便建成了850亩核心示范园,影响带动周边果园3500亩,让6500多农民受益。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朋友参观考察,培训技术骨干1000多名,受训从业农民逾万人次,连片发展苹果园2万多亩。2017年,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约,在全市创建太行农业创新驿站。短短几年间,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在驿站得到熟化、重构、应用和推广。河北农业大学270多名专家参与驿站创建工作中。目前,我市已经创建了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等10大类35个特色产品,带动7万多农户增收,其中项目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70%以上受益。驿站的成功创建,搭建了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让专家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实,实现他们“为政府分忧、为农业解难、使产业兴旺、让农民增收”的愿望。通过驿站运行的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让驿站模式不仅仅惠及项目区农户,而是要实现打造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簇相关产业集群、缔造一批全新就业机会的目标,让农民拥有梯度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机会,彻底改变他们固有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让农民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明确把乡村振兴确定为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框架十分清晰,孙建设所在的河北农业大学调动和聚集优质资源,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出台鼓励教师广泛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教师通过揭榜挂帅、博士农场创办、科技特派团组建等方式 ,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春节前后,河北农业大学先后组织80余名专家,对阜平县和高碑店市两个县涉农小微企业进行全景扫描,旨在为企业(家庭农场)提供完整的定制解决方案,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孙建设说,我一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好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服务好乡村的产业振兴。